欢迎访问上海智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
,欢迎您

退出 个人中心 我的好友 我的订单 消息 我的购物车

耳垢类型

我的基因检测结果 以下呈现了与该特征性状相关的基因位点检测结果,不同基因位点对性状产生的作用及影响程度不同

我的基因型 基因位点 基因名 基因型 性状描述
rs17822931 ABCC11 TT 干耳垢
CT 湿耳垢
CC 湿耳垢

耳垢,俗称耳屎。人类和一些哺乳动物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,其分泌的淡黄色黏稠物为耳垢。主要作用是保持耳道清洁,防止蚊虫侵入及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。

有趣的是耳垢有两种类型:湿性耳垢和干性耳垢。干性耳垢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;湿性耳垢如黏稠的油脂,俗称“油耳屎”。

通过家族调查研究可证实,耳垢类型遵循简单的遗传学定律——孟德尔定律。湿性耳垢为显性性状,干性耳垢为隐性性状,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判断你的耳垢类型。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,决定耳垢干湿属性的是ABCC11(ATP-binding cassette, subfamily C, member 11)基因的第538位密码子。

东亚人湿性耳垢者,约占1%到7%,欧美人(白人)湿性耳垢者高达90%,非洲人(黑人)湿性耳垢者高达99.5%。

下巴的张合运动可以自然的促进耳垢的清除,除非是过多的耳垢导致了健康问题,美国耳鼻喉学会并不建议清除耳垢。而经常清除耳垢的人,耳垢反而愈来愈多。因为常挖耳垢会促使耵聍腺分泌旺盛,产生更多耳垢。

常见的清理耳垢的工具是挖耳勺和棉花棒,如何判断你更适合那种工具呢?属于干性耳垢的人,通常都是干燥片状掉出来,使用挖耳勺轻轻地刮能轻松地清除掉。属于湿性耳垢的人,常用棉花棒来吸附清除耳垢。

医学界建议在耳垢过多而导致不适时,向耳鼻喉科医师求助,以专业工具清除耳垢。不建议使用棉花棒或挖耳勺清除耳垢,因为棉花棒可能会把耳垢推进耳道深处,挖耳勺更是危险,容易导致鼓膜穿孔。



基因检测的局限性

  • 该检测无法包括所有与该特征相关的位点
  • 基因只是影响性状的一部分因素,其他可能的因素包括成长环境和个人选择等
  • 该结果解读不能作为医疗诊断依据

参考文献:

1.Yoshiura K, Kinoshita A, Ishida T, et al. A SNP in the ABCC11 gene is the determinant of human earwax type[J]. Nature genetics, 2006, 38(3): 324-330.

2.Guo Y, Kotova E, Chen Z S, et al. MRP8, ATP-binding cassette C11 (ABCC11), is a cyclic nucleotide efflux pump and a resistance factor for fluoropyrimidines 2′, 3′-dideoxycytidine and 9′-(2′-phosphonylmethoxyethyl) adenine[J].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, 2003, 278(32): 29509-29514.

3.Miura K, Yoshiura K, Miura S, et al. A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human earwax-type and apocrine colostrum secretion from the mammary gland[J]. Human genetics, 2007, 121(5): 631-633.

上一项:雀斑 下一项:是否狐臭